語意
古三百年,探求雲林的史集。柴里曾是和番的交易所,而社頭在當時形成了繁華之地。
第一城樓雖然不見了,昭忠祠廟卻依然存在,遺址分為兩處,卻不知是哪一個,可惜當時的縣誌沒有修好。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收入《三秀園詩草》(三秀園位於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屬於張禎祥作品中的寫景寄遊詩中的鄉土情懷書寫,詩題作〈雲林懷古〉,作為張禎祥懷想雲林歷史的創作。本首詩用今昔對比的方式,一邊懷想雲林的歷史,一邊緬懷雲林的風俗民情。
首句「懷古遠從三百秋,雲林史集且探求。」直接開門見山地講述雲林歷史300多年,作者透過雲林的史料去懷想接下來所要描述的雲林歷史。
次句「漢番交易傳柴里,來往繁華屬社頭。」以往昔原漢(原住民與漢人)互市的場所柴里,對照戰後逐漸繁華的「番社頭」雲林的平埔族可以分為柴裡社、他里霧社、猴悶社、南社、貓兒干社、西螺社等,雲林最晚在清朝的乾隆末年就已經開墾了。柴裡社在今天斗六的東和一帶,早在17世紀就已經有文獻記載柴裡社平埔族的生活習慣和漢人間往來的狀況,所以張禎祥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是在閱讀相關的文獻後所寫下的,而在詩中所敘述的社頭(斗六市社口地區),根據相關文獻表示,是一個漢番往來密切的地方,所以不論是在柴裡還是在社頭,都保存了雲林史前遺址中很重要的史料。
第三句「第一城樓雖跡杳,昭忠祠廟尚芳流。」是以不復存的第一城樓(已消失的古城牆)和現今留存的昭忠祠作對比,凸顯出雲林的不同,引發懷古的感覺。第一城樓指的是斗六外圍的土垣城牆。雲林坪的「林杞埔」(南投竹山鎮)縣城上面有一座石碑叫「前山第一城」,所以便成為雲林城的代稱。後來因為這個的地方一直淹水,在清光緒的時候便把縣城遷移至斗六,同樣築垣圍城,並沿用「雲林城」、「前山第一城」等舊稱。昭忠祠廟是清代祭祀因冤案而殉難官員士紳之祠廟。作者舉這兩者為例,透過對比來引出下文的「址分兩說之誰是,縣志當年惜未修。」
第四句「址分兩說之誰是,縣志當年惜未修。」這句話以雲林這個名稱分別指兩個不同的方的特殊現象,來暗指清代雲林縣治遷移的史事,並感慨雲林縣在清代無法修著縣志,導致許多歷史事蹟沒能留存下來。在清康熙的時候,臺灣設一府三縣,雲林地方屬於諸羅縣。然而,今日雲林縣範圍和清代已有所不同,例如昔日縣治林圯埔(竹山)不屬於今雲林縣轄內,但是事實上,「雲林」一名是取自於竹山境內地。
張禎祥作品的形式很多,而在本文,他以七言律詩的形式簡單明瞭的敘述「雲林懷古」,透過地方的對比和背後的歷史,彷彿將我們帶回了當時的盛況,而這首詩充分表現了當時漢詩的特色。
本詩以今昔對比的方式,一邊懷想雲林的歷史,一邊緬懷雲林的風俗民情,以昔往交易的場所柴里,對照戰後逐漸繁華的社頭,以不復存的第一城樓和現今留存的昭忠祠作對比,凸顯出雲林的不同,引發懷古的感覺。並以雲林一名分兩個地方的現象,暗指雲林在清代有搬遷和縣誌尚未完成的事實。
第一城樓指的是雲林城(雲林縣城),位於八通關古道的入口,於是有了前山第一城的封號,意味從後山過來第一個遇到的城市。
雲林版圖一直在改變,雖然光緒年間雲林縣城遷移到斗六,現今仍可以到南投竹山找到前山第一城紀念石碑。但縣城已荒蕪成為耕地。
(FB匾額為歷史)
林爽文事變期間,雲林斗六門小坑溪(雲林溪)一帶軍民有過一段激戰,死傷慘重,斗六門縣丞及其眷屬全數殉職,於是清廷建昭忠祠。
日治初期,當時見的昭忠祠已日漸老舊傾倒,於是斗六支廳長將該地拆除,改建武德殿演武場,今又演變成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