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清廷把台灣設為一個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為有效管理,在中部地方新設了雲林縣,而當初的這個地方就是現今南投縣竹山鎮。
此地北有濁水溪,西有清水溪,四面環山,地勢險要,又是通往東台灣及八通關古道的交通要道,而有「前山第一城」的美稱,是設縣治的最佳地點。
但當時因清水溪沒有橋樑,又經常發生水患,民眾往返不便。所以新任李姓知縣便把縣城遷移到今斗六。
但「雲林」的名稱卻被後人所延用,「雲林里、雲林路、雲林國小、雲林新村」這些名字就是竹山原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的最佳見證。
星期一,猴子穿新衣 星期二,猴子肚子餓
星期三,猴子去爬山 星期四,猴子去考試
星期五,猴子去跳舞 星期六,猴子去斗六
星期日,猴子看電視
這一首琅琅上口的打油詩,相信是不少人的兒時回憶吧!
但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們一樣,不禁懷疑過,為什麼這麼跳痛的出現斗六這個地名呢?
原來這和斗六的歷史意義有相當大的關聯呢!
實有很多很有趣的傳說。
相傳清朝時期,為了縣址所在地,當時的斗六與諸羅(今嘉義)爭執不下,於是清朝政府決定以土地的肥沃程度來決定,雙方
拿等量的泥土來稱重。比較結果,嘉義一斗土的重量等於斗六土一斗六升,於是決定將縣治設在嘉義,兩地的土為什麼門會有這樣的
差別?因為斗六人拿的是純土,嘉義人拿的泥土中加了鹽,又含有較多水份,據說這就是「斗六」一名的由來之一。
斗六東市場附近,原名「蕃社」,在康熙年間,平埔蕃洪雅族在此定居開墾。「斗六門」,本來是洪雅族的一個社名,因洪雅族
於狩獵捕獲山鹿,歡喜之餘,常常齊聲歡呼:「ㄉㄨ ㄌㄨ ㄇㄣ;ㄉㄨ ㄌㄨ ㄇㄣ」,斗六門因而得名。後來省略門字,就成了今天的
斗六。
另一說斗六市平原靠近山區,古時候野鹿成群,客家話「打鹿」,因語音略重,而被滿清官吏誤聽為「斗六門」。現在斗六雲林懷古一詩裡面也提到了柴里社的存在,光緒二十年(1894) 倪贊兒撰寫的雲林採訪冊中的記錄發現,有三個帶有柴裏地
名的番社,分別為頂柴裏莊、下柴裏莊及柴里社附城。頂柴裏莊、下柴裏莊為今近古坑一帶,柴里社附城的東和街一帶,當時俗稱番
社,推測為今斗六市福德宮至新興宮一帶。由荷蘭時期的報告書的翻譯考證發現,靠近古坑鄉的「柴里」與斗六市的「柴里」其實是
不一樣的族群。
透過雲林懷古一詩,我們隨著詩中提到的歷史地點,探索雲林,探索斗六,發現其中的歷史故事及變遷其實相當有趣。
現在,讓我們隨這下面的古今地圖,一一探索這些地點吧!